当前位置:爱书楼>都市生活>最强神医混都市> 第1100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00节

林建国笑了笑,没有回答这个问题,又道:“白手起家建一所军医大学,当然是比较难的。不过,湘潭医学院,虽然在湘南地区有一点名气,可是对全国范围来说,就根本没有人知道了。如果我跟湘潭医学院商量商量,让他们跟我们军区合办一个军医大学,然后让云帆来坐镇,当校长,你说湘潭医学院,会有多少人同意?”
“这个……”孙茂才一听,愣住了。
他本想打击一下林建国的想法,不过他琢磨了一会儿,竟然觉得,这个事情,还真的可能让林建国办成!
为什么?
因为湘潭医学院的老院长快退休了,而他本来就十分的看好杨云帆,多次希望杨云帆去湘潭医学院当教授,甚至愿意让杨云帆当副院长,并且让杨云帆负责中医科目,当中医专业的主任教授。
只是,杨云帆自己太忙了,又要去医院上班,又要自己研制药剂,而他本身还喜欢全世界到处跑。所以,一直没有答应。
要是林建国能说服杨云帆去当军医大学当教授,湘潭医学院那边,有了世界级的神医坐镇,再加上挂上了军队的牌子,自然有了更多的资源来扩招,影响力肯定会大幅度提升。
那些教授,老师,自然很乐意,成为军医大学的从业人员!
谁不愿意成为名校的老师啊?那意味着财富,地位!
至于学生,更是不用说了,毕业证一下子从普通的湘潭医学院,变成了军医大学。含金量大大提升啊!
而且,学校也会因此,加入国家的211工程计划,全军2110工程,乃至《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》。
对于各方面来说,都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场景。
唯一会反对的,估计只有教育部。平白少了一所大学,被分到了军队系统里面去。
不过,教育部这边,想必孙茂才这个省委书记,肯定能妥善解决的。
至于办一个新学校,钱不够?
开玩笑,只要杨云帆出面说一句,他要去某个医学院当教授,只是缺少资金。
估计只要刊登一下这个消息,全湘南地区,排队来捐钱的人,可以从湘湖,一直排到橘子洲头,绕个几十圈!
这么回头一想,孙茂才发现,林建国根本不是妄想,而是只要他带个头,办一个新的军医大学,这件事,似乎就水到渠成的了!
第1080章 让你当校长还不乐意?
“怎么样,是不是觉得我的想法,很不错?”
林建国见到孙茂才捏着下巴,在那里思考成功的可能性,而后嘴巴渐渐的张开,眼神渐渐的明亮起来,就知道他想明白了。
事实上,办一个军医大学,林建国已经有了十分完整的计划。而唯一缺的,就是杨云帆的一个同意承诺。
不过,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要求,林建国却有些说不出口。
因为,杨云帆是真的很忙!
首先,他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,除了日常管理医院的工作,他本身会接到很多奇形怪状的病例。这些病例基本上来自全国各地,都是其他地方几乎治不好,听了杨云帆的名声,慕名而来的。
所以,基本上,每一个病例,都需要杨云帆花很多时间去研究。
就算杨云帆的医术出神入化,可是他治病总是需要时间的,配置药剂,跟踪治疗,总是要亲力亲为的。每天只要有五个新的病人,那么,他基本上就不会有其他多余的时间了。
而除此之外,其他的医院经常会有一些医学交流会,会邀请杨云帆来参加。
一次两次,杨云帆可以拒绝。国外的医学邀请,杨云帆基本都可以拒绝,毕竟没有什么人情往来。可是,国内的,都是前辈同行,在华夏这个人情关系社会,这些人都是不好随便得罪的。
所以,杨云帆偶尔也会去参加几次这样的无聊碰面会议,互相吹捧一下医术,交流一下心得。
这些是杨云帆的日常工作,然而除此之外,杨云帆回到家里也没有闲着,他总是把时间投入到新药品的研制当中去。因为,现在的医保里面,好多药都是国外进口的,效果不算特别好,可是价格却特别贵。
杨云帆想要改变这一现状,就要自己研制新的药物,别人没有专利权的。这样,普通人来看病,才能吃得起这些效果好的药物。
研制药物,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,国外的药物,都是一个生物团队,花几年,十几年,耗费了巨大资金才研制出来的。杨云帆就算再厉害,靠他一个人,想要研究新药物,也是很难的。
在这一方面,杨云帆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。
这一切,林建国都是知道的,好几次打电话让杨云帆来军区开会,他都是在家里的实验室。甚至,他现在更军区熟悉了,都是让林建国派人帮他去南疆地区,跟张问天直接运输药材的。
那些药材,都是一卡车一卡车的运到杨云帆家里,然而,一个月不到,就被消耗完了。
可想而知,杨云帆每天花多少精力在这上面?
幸好,杨云帆因为百花丹,洛神散的缘故,跟着叶轻雪的公司赚了不少钱,换成是一般人,光是买药材,就能让他破产了。
“你这想法,如果真的要去做。我这边,肯定是支持的。毕竟,我们湘南省在教育方面,比起其他省份来说,确实差了一些。如果真的能办成,我想,我们湘南省未来几十年,恐怕能出一所世界级的名校。”
孙茂才思考了一会儿之后,就决定支持林建国。如果林建国在这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麻烦,他也愿意动用自己的政治力量去帮忙。
一个地区想要发展起来,什么最重要?
几十年前,是交通!
当时的口号是,想要富,先修路!路好了,外商就愿意来投资。因为当时华夏劳动力很便宜,资源很丰富,随便哪里开个工厂就能赚钱。
而这十年,是资源!
国家倾斜政策,倾斜资源,一个再穷再苦,人口就算再少的地方,也能给你发展起来。不信,咱们看看西南地区的山城?东南沿海的深市?那都是典型!
至于这几年,乃至未来……孙茂才知道,一定是人才!
就像杨云帆,如果他在其他地区,仅凭他一个人,只要当地的政府主官不傻,支持他搞研究,搞医学。那么,当地的老百姓,起码在看病医疗这方面,得到了保障。
安居,自然乐业。
华夏老百姓是很朴实的,有得吃有的穿,少有所学,老有所依,壮有所用,地区就能发展起来。

<< 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 >>

爱 书 楼